PG电子平台官网 - 中国大陆电子有限公司

通州优化调整8条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增至28家——全链升级“链”上新风口

  

通州优化调整8条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增至28家——全链升级“链”上新风口

  新增“人工智能”产业链,合并“光伏”与“储能”产业链……近期,通州区委办、区政府办印发《2025年通州区重点产业链挂钩联系组织体系和年度计划》,优化调整8条重点产业链,该区产业版图迎来“焕新”时刻。

  制造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去年年初,通州锚定“产业强区”战略,出台了重点产业链挂钩联系机制实施方案,确定高端家纺、电子元器件、智能装备、储能、光伏、半导体、化工新材料、金属铸轧材料等8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分别挂钩8名区领导,由8个部门(板块)牵头实施。

  围绕8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通州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去年,8条产业链共同贡献了全区超过七成的工业产值。通州先后蝉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和“中国工业百强区”,位列2024年综合实力百强区第35位。

  根据《2025年通州区重点产业链挂钩联系组织体系和年度计划》,此次优化调整新增了“人工智能”产业链;将原来“光伏”与“储能”产业链合并为“光伏储能”产业链;“半导体”产业链中增加了制局半导体为链主企业;“化工新材料”修改为“新材料”产业链。

  “此次调整并非简单的名录变更,而是有着清晰逻辑的产业链优化。”通州区发改委主任倪健忠介绍,通州结合国家政策方向和当前经济热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细分发展方向,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个‘链主’就能开拓一条新质生产力赛道”,这是通州在产业链培育中的深刻体会。近年来,通州持续强化产业链引领力,着力培育“头雁”企业。截至今年上半年,25家“链主”企业牵引8条重点产业链,助力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56.9亿元,增长6.3%,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连续36个月位居全市前列。

  制局半导体作为新增的半导体产业链“链主”单位,目前正加紧建设,预计年内投产。南通高新区招商服务中心副主任季清华介绍,该企业的落户精准弥补了通州半导体产业链在高阶封装测试环节的短板,有效突破了芯片设计、模组制造及应用场景的发展瓶颈。

  新增产业链“人工智能”的“链主”企业——江苏濠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研发的企业,近年来也发展迅猛。截至2024年底,企业已取得103件发明专利,今年6月入选“江苏人工智能民营企业有效发明专利TOP100”榜单,员工也从2015年前的20多名增加至近150名。

  人工智能产业被列为单独产业链具备其必然性。南通高新区科技新城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高新区作为通州人工智能产业项目的重要集聚地,拥有安费诺连接器、深南电路AI芯片等重点项目,近两年又先后引进了助力家纺产业数字化升级的江苏纺知云科技以及华为南通数字经济创新协同中心。仅今年上半年,辖区人工智能产业链中的6家企业总产值就超59亿元,同比增长503.38%,势头强劲。

  为了全面提升产业链整体优势,通州区运用“链式思维”优化服务,实施“一链一策”培育计划,推动创新协同与供需对接。

  针对半导体产业链,通州在产业链上游,引入基础原材料企业,助力关键环节电子专用材料研发与产业化;中游推动配套材料、设备仪器企业与整机企业加强联动,协同开展产品研制;下游则紧扣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机遇,重点推动车规级传感器、电容器等电子元器件应用。同时,加强对通PG电子网站用智能等未来产业的研究,发展适配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新型电子元器件。

  高端家纺产业链作为辖区最具辨识度的产业名片,通州以“链接产业链上下游、打通国内外双循环”为重要布局,第一时间与中国远东集团对接,促成总投资1.18亿美元的远川(南通)中非家纺产能示范园项目落户。“这是一个链接上下游产业的纽带型项目。”川姜镇企业服务干事花亚楠介绍,项目建成后,将推动中亚及非洲产能合作,提升相关地区贸易水平,每年举办的“一带一路经贸洽谈会”将助力建立长期贸易合作机制,实现国内国际贸易双循环,同时带动川姜家纺功能定位进一步升级。

  从“单点突破”到“链式培育”,通州产业生态像热带雨林般实现PG电子网站自我更新、协同进化。今年上半年,通州8条重点产业链实现总产值603亿元,同比增长8.59%,贡献了全区78%的工业产值。其中,新材料、电子元器件和高端家纺3条产业链产值均超100亿元,半导体、人工智能产业链产值更是分别实现41%、503%的高速增长,彰显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通州区主要领导表示,通州将继续优化八条重点产业链招商全景图,突破一批“大而强”的领军企业,集聚一批“小而精”的配套项目,切实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 记者 黄艳鸣 任溢斌 通讯员 樊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