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平台官网 - 中国大陆电子有限公司

上平台供需“指尖”匹配

  

上平台供需“指尖”匹配

  福建省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累计入驻企业超3.3万家,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

  东南网8月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霞)刚出来的新产品,怎么推?如何找到供应链上下游的伙伴?拿着PE100RC塑料管道新产品端详着,福建恒杰塑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高层们却犯了愁。

  “我们急需召开一个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推介和新产品推广会。”翻阅福建省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网页,恒杰塑业行政部经理林海英拨通了当地工信部门的电话。

  不久后,在省、市、县各级工信部门的支持和协助下,一场“塑料管道产业供需对接活动”在福州举办。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包括建设业主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相关工业企业等80余人参加。

  “在这场供需对接会上,我们与3家建设单位建立了‘设计—生产—施工’全链条合作。当天,福建省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还推动PE100RC塑料管道新产品在3个省级重点工程落地应用。”林海英说。

  这是近期,在2025年福建省落实服务企业“四通四到”机制促进高质量发展赋能活动上,林海英分享的故事。

  恒杰塑业的问题,也是不少制造企业的痛点:在制造业分工高度复杂的今天,企业之间的合作,仅通过“熟人社会”圈子太窄。如何打通“陌生人社会”,跨越地区和行业,使供需双方需求透明、能力透明?

  针对我省“工业产品、原材料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早在2022年9月,在省政府的指导下,由省工信厅牵头建设的福建省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以下简称“供需对接平台”)上线,打造集特色企业展览、优势工业产品展示、产业链视图指引、供需信息智能匹配以及投融资、数字化、法律、政策、人才培训、管理咨询、技术与质量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供需对接平台。

  一方面,搭建“9+1”市级地区馆,建设“节能馆”“三新馆”“三首一新馆”“四链融合”等8个主题鲜明特色馆以及专精特新、龙头企业等PG电子官方平台入口企业名录专区;另一方面,围绕县域重点产业链,打造德化白瓷、武平新型显示、长汀稀土深加工、长乐纺织等15个县域重点产业链馆,梳理纺织鞋服、氟化工、集成电路、冶金等18条产业链视图,突显链条重点节点企业信息。“我们还升级优化平台PC端模块及移动端服务功能,依托微信小程序、闽政通App等载体推广应用,助力供需双方‘指尖’对接。”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黄丽星说。

  数PG电子官方平台入口据显示,福建省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已累计入驻企业超3.3万家,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

  如果说,信息库是用数字化标签为中小制造企业生产能力画像,那么,供需对接平台的核心,则是将他们组织起来,共同开拓市场、积累信用、推动创新、全面转型,打造工业产品匹配对接新载体。

  供需对接平台具有自主选择匹配和智能检索匹配功能,为企业产品、需求发布增加自定义关键词设置,提高供需信息匹配精准度。目前,平台入驻企业发布产品超2.1万个,访问量超150万次,企业产品被查看量超300万次,企业联系方式被获取量超6.3万次。

  按照“线上供需信息匹配,线下活动对接”运营思路,我省还围绕重点产业链、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常态化开展线下供需对接活动,出台平台供需对接活动奖励政策,按照活动成效和规模,给予每场最高30万元奖励。

  三明市天策环保竹艺有限公司是实打实的受益者。今年,这家竹制品制造企业生产订单增加,本是一件高兴的事儿,但“成长的烦恼”随之而来——如何确保原料供应充足?如何找到布竹坯板方面的合作供应商?

  2025年5月,上述公司负责人蒋振戎在当地工信部门引导下入驻了福建省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在平台发布相关需求后,智能匹配了三明市屹泰竹业等企业并进行初步电话沟通,一天便完成寻源对接。

  供需匹配仅是第一步,如何保障首次合作订单的安全性?同月,尤溪县工信部门组织福建省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引领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供需活动,邀请天策环保竹艺、屹泰竹业等有对接意向的企业开展现场交流,双方达成合作意向,意向金额达2600万元。

  目前,各级工信部门、龙头企业及行业商协会累计举办供需对接活动超200场,促成产销对接1600余单,达成意向金额超94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省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还结合“两新”、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重点工作,搭建“以旧换新”“设备更新”“智改数转”等专栏专区。其中,“智改数转”专栏融入智能化、数字化等要素资源,打造数字化测评诊断工具,累计为企业数字化诊断超6700次。

  “我们还上线‘纺织鞋服新产品’‘电子信息新产品’‘适老化新产品’等申报专区,助力各类新产品通过线上完成申报,促进企业品牌建设及新产品应用推广。”黄丽星说。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线)举报邮箱: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