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上半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48亿元。公司二季度销量环比一季度有所增加,营业收入和毛利率环比提升。目前,公司高镍三元已经在低空领域实现小批量出货,覆盖多家知名主机厂企业。公司上半年三元材料销量5万吨,扣除在钠电、前驱体、锰铁锂等上的投入后,三元业务实际盈利约7700万元。下半年,随着PG电子关税政策明朗以及海外电芯新工厂的投产,公司对外销量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从经营性现金流来看,公司现金流表现强劲。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录得8.91亿元,去年同期为-8.4亿元,同比由负转正,反映了公司回款能力提升。通过客户结构优化,造血能力进一步增强。
公司主要从事三元材料、磷酸锰铁锂材料、磷酸铁锂材料、钠电材料及多元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用于锂/钠电池的制造,并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二轮车、储能设备及电子产品等领域,核心产品包括NCM811系列、NCA系列、NCMA系列、Ni90及以上超高镍系列、中镍高电压系列等正极材料,纯用系列及掺混系列的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层状氧化物和聚阴离子系列的钠电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材料以及三元前驱体。
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2.19亿元,同比增长22%。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3.5%,较去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公司在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方面持续投入,已收获良好成果。为满足客户订单需求,公司目前已正式在仙桃启动年产6000吨聚阴离子钠电正极材料的产线建设工作,该项目依托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体系,凭借集约化和智能化产线设计,建成后有望成为国内钠电领域最先进的正极材料生产线。
公司近日接受76家机构调研,公司表示,受益于商用车电动化需求的放量,上半年公司的锰铁锂产品出货已经达到了2024年全年的总和,其中商用车领域上半年的销量突破千吨,并与国际头部的客户签订合作协议,二代产品有望率先在年内实现乘用车纯用方案上车,目前已经启动新的产能选址规划工作。
领域,公司围绕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双线并行推进,在多家头部企业位列第一供应商。固态正极材料方面:高镍及超高镍全固态正极材料均已实现吨级出货,客户端测评可满足400Wh/Kg电芯开发需求,产品覆盖客户包括国内头部厂和整车厂、海外知名企业。超高容量正极工艺定型,容量可达230mAh/g。固态电解质方面:公司硫化物电解质材料粒度及离子电导率等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目前正在进行中试线的建设,部分量产设备完成带料验证,预计将于四季度竣工,2026年初投PG电子产。介绍,上半年受美国关税政策变化影响,海外客户销量与需求量环比有一定下降,随着关税政策逐渐明朗、美国OBBB法案落地,韩国基地仍存在关税优势,公司已与海外客户取得积极的沟通,预计下半年海外市场情况会有所好转。